秋收落幕,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的田间地头并未沉寂。翻耕机穿梭作业扬起细碎土浪,秸秆还田后沃土孕育新希望,农技人员田间指导忙不停,一幅“抢收收尾、秋种衔接、耕地养护”的农忙画卷正生动铺展,为来年粮食丰产筑牢土壤根基。
作为农业大镇,红花镇始终把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摆在农业生产突出位置。今年秋收遭遇阴雨天气,该镇在全力推进粮食抢收、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,同步启动耕地秋冬管护行动。针对雨后土壤湿烂的问题,镇里紧急调配履带式深耕机,组织农户抓住晴好“黄金期”开展深耕松土,打破板结土层,改善土壤透气性。“以前收完粮就等着种麦,现在镇里指导深耕加秸秆还田,土壤越种越肥,明年收成肯定差不了。”杨庄子村民徐勤亮看着翻耕后的田地,满脸期待地说。
在耕地养护中,秸秆综合利用成为“关键一招”。该镇延续“政府引导+企业运作+农户参与”模式,一方面通过各村收储点回收秸秆加工为饲料、有机肥,另一方面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,安排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农户控制秸秆粉碎长度在3-4公分,并根据土壤墒情调整还田量,搭配增施氮肥、种子包衣等配套措施,既避免秸秆焚烧污染,又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良土壤团粒结构。如今走在红花镇的田间,看不到随意堆放的秸秆,翻耕后的田地里,粉碎的秸秆与泥土充分融合,为土地补充“天然养分”。
为实现秋收与秋种“无缝衔接”,红花镇构建“技术指导+物资保障+产销对接”全方位服务体系。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组成服务队,分片包户指导农户科学整地、选种播种,讲解小麦精量播种、土壤墒情管理等技术要点;镇里联合县农业农村局,严查假冒伪劣农资,筹备充足良种、化肥、农药等物资,满足秋种需求,确保耕地“不闲田、不荒田”。
下一步,红花镇将持续抓好耕地秋冬管护,细化田间管理措施,让每一寸耕地都发挥最大效益,以沃土赋能乡村振兴,守护粮食安全底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