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带动群众益智、强身、健体,让群众共享时代发展成果,鲍沟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村级趣味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,66个村通过“一村一特色、一季一主题”的创新模式,将传统竞技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,为8.1万村民打造了家门口的“体育嘉年华”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生动注脚。
政府搭台,从“资源整合”到“文化共振”。鲍沟镇党委政府将文体事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,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、对接社会赞助等方式,为各村配备拔河绳、乒乓球、智能跳绳等专业器材。通过“政府搭台、社会唱戏”的模式,形成“村村有赛事、季季有主题”的长效机制。在坝后村文化广场,一场“农趣运动会”吸引了全村老少。58 岁的村民王桂英与儿媳组队参加“婆媳背篓接绣球”,两人默契配合,在欢笑声中完成比赛。“以前农闲时就是打麻将,现在天天盼着参加活动”王桂英说。
村民唱戏,从“旁观者”到“主人翁”。“加油!加油!” 在坝前村的乡村趣味运动会现场,10余名村民组成的啦啦队呐喊声此起彼伏。这场由村民自编自导的运动会,设置了 “拔河”、“乒乓球”、“跳绳”等项目,将农业生产场景搬上赛场。67岁的老党员担任“特邀裁判”,手持扩音器认真执裁,“这是咱农民自己的运动会,公平公正最重要!”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,各村创新推出“定制化”赛事:针对留守老人,开展“太极养生操”;针对妇女群体,组织 “广场舞争霸赛”“;针对青少年,举办“科普知识竞答+趣味运动”融合活动。
文明浸润,从“文体活动”到“治理效能”。“现在村里吵架的少了,一起锻炼的多了。”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。通过运动会这一平台,村民们在协作中增进信任,在竞争中收获友谊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文体活动催生出乡村治理新动能。镇党委顺势而为,将文体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深度融合,打造“15分钟文体服务圈”,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蔚然成风。
从“单一赛事”到“产业融合”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把运动会与乡村旅游、特色农业结合起来。”目前,鲍沟镇已成功举办“漷水琉香・葡萄悦摘季”等活动,通过直播带货助力阳光玫瑰、猕猴桃等农产品销售,实现文体搭台、经济唱戏。从“要我参与”到“我要参与”,从“文体活动 到“文化自信”,鲍沟镇的村级趣味运动会不仅是一场场体育赛事,更是乡村振兴的“催化剂”。随着 “漷水琉香”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,鲍沟镇以文体为画笔,描绘着新时代的幸福图景。(通讯员:徐艳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