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蒙阴县体育公园,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,养身之道健身气功俱乐部的会员们伴随悠扬的音乐,开始了他们健身养生的新一天;每逢节假日,是蒙阴县体育社会组织孵化基地(六中体育馆)最忙碌的时节,在这里篮球、气排球、乒乓球等培训活动遍地开花……蒙阴县为推动优质体育资源下沉社区,通过完善基层活动阵地、丰富体育赛事活动、推动全民健身,多措并举打通保障群众科学健身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运动健身正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新时尚。
完善公共体育设施,活动阵地“建起来”。在汶河体育公园的平整空地上,太极揉推器、腰背按摩器、漫步机、扭腰器等不同的健身器材一字排开,每天早晨、傍晚,家住附近小区的居民都会来到健身场休闲健身。随着汶河体育公园、公共体育场、自行车绿道、健身步道和各类球场建设的不断加快,充分满足了居民运动需求。目前,全县366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,绝大多数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安装体育器材,为160余个小区配备体育器械2600余件,为群众运动健身提供了保障。
拓展体育赛事活动,群众风采“展出来”。体育设施的完善为举办体育赛事奠定了基础。蒙阴县多次承接国家、省、市体育赛事,打造了自行车、马拉松、气排球、射击、搏击等特色品牌赛事。成功举办多届全民健身运动会,大力推动镇村、社区举办体育活动,指导体育协会、俱乐部、单位举办各类运动会。县、乡、村每年平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000余项次,累计参赛达15万余人次。在蒙阴县汶河社区,每年都会举办象棋、太极、乒乓球等群众体育比赛活动,这个社区建立了羽毛球、乒乓球、门球、太极拳等多个单项协会,通过组建多支健身队伍,破解了社区群众体育参与低、服务支撑弱、组织难等问题。
推广全民健身运动,群众自发“动起来”。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,蒙阴县共发展体育协会28家、社会体育指导员3700余名、健身站点109个。积极发展社会体育组织,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,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、全民健身讲堂、志愿服务宣讲、体育项目展演等活动,普及科学健身知识,呼吁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。常路村是山东省“全民健身最美社区”,通过不断加强体育设施建设,创新体育活动形式,在全村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新热潮。村党支部书记秦立安介绍,村里采取参加赛事活动挣积分超市换物的方式,提高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,“赛事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全村营造了全民健康的氛围,还进一步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,构建了‘孝和’的文化氛围,社风民风大大改善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