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环卫作业精细管理,切实提高生活垃圾清运质效,充分释放环卫资源配置最大功效,市城管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以“六不六要”市容市貌精细管理要求为核心抓手,锚定“品质升级、安全提档”双重目标,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、管理优化举措,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科学调整清运体系。结合新增的7辆新能源压缩车资源和辖区实际垃圾产生量,对原有清运模块、作业时间、运输路线进行系统性优化。通过动态调整各班组清运点位数量,删减冗余路线、规划最优路径,有效节约运输时间,让环卫设施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。同时,聚焦市民诉求,将部分小区清运时间调整为夜间,既严格践行“不扰民、要高效”的作业要求,又确保生活垃圾“日产日清”,彻底打通垃圾清运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创新垃圾清运模式。以新能源车辆投用为契机,创新推行“网格化班组清运”模式,构建起多维度、立体化的作业机制。在时间维度上,打造“早峰提前运+晚峰错时收+夜间精准运”机制,精准适配市民作息和城市运行节奏;在保障维度上,完善“定时定点+复点清运+应急补运”三维体系,确保辖区内垃圾清运无死角、无遗漏;在协同维度上,主动联动物业打通协同链路,将精细服务贯穿环卫作业全流程,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。
明确高效作业标准。针对市民关切的垃圾桶周围地面油污、清运车滴漏、作业噪音等问题,深挖问题根源,明确“车走地面净、桶周无死角”的作业硬指标。全面推行“清垃圾+净环境”双维作业模式,一方面强化垃圾清运复点频次,另一方面对桶周区域进行彻底清洗、消杀和除臭,实现垃圾清运与环境维护全链条覆盖,以优质高效的管理作业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。
守牢安全运行底线。在设施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双管齐下,一方面,对新能源车辆实行专人专用,加强驾驶员安全培训,要求严格按规定流程操作,每日完成车辆清洗消杀,并健全出车记录;另一方面,及时替换老旧车型,对压缩车损坏部件第一时间维修,坚决杜绝“病车上路”,建立“及时检修、规范维保”长效机制,通过细节把控、责任落实,夯实安全根基。
下一步,市城管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以安全为基石,以创新为羽翼,以群众满意为目标,深化精细管理,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,推动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。(通讯员:唐洁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