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时节,走进郯城县归昌乡,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。在关庙村的甜瓜大棚里,青白相间的甜瓜挂满藤蔓;中于庄村的辣椒基地中,翠绿的辣椒缀满枝头;陈庄村的菜花田里,饱满的菜花长势喜人……近年来,归昌乡立足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,走出了一条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振兴之路。

科技赋能:小甜瓜种出大产业
清晨七点,关庙村的甜瓜种植大户王钦会已经在自家大棚里忙活起来。掀开保温帘,浓郁的瓜香扑面而来,翠绿的藤叶间,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甜瓜在晨光中泛着诱人的光泽。
"我们种的博洋9号和羊角蜜都是富硒甜瓜,采用人工授粉、错峰种植。"王钦会随手摘下一个甜瓜,轻轻一掰,清脆的声响伴随着四溢的汁水,"现在每天能摘500多斤,根本不愁卖。"
关庙村的甜瓜产业能有今天的规模,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。从最初的小拱棚到现在的智能温室,从单层薄膜到"三膜覆盖"保温技术,村民们不断探索种植新方法。"温室的肥我们主要以农家肥为主,也使用大豆饼发酵肥配合生物菌剂,种出的瓜特别香甜。"王钦会介绍说。
更让村民们自豪的是,他们的甜瓜已经注册了"郯果"商标,实行"五统一"管理模式,实现了产、供、销一体化。目前全村发展甜瓜大棚86个,种植面积180余亩,瓜农收入300万元以上,村集体增收10万元。
多元发展:辣椒种植种出好“钱”景
与关庙村不同,中于庄村选择了一条"小而精"的蔬菜种植之路。走进村民彭伍侠的辣椒大棚,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辣椒植株,鲜嫩的龙椒挂满枝头,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将辣椒采收、装袋。
"这茬辣椒春节前就开始上市了,预计能采摘到6月份。"彭伍侠一边查看辣椒长势,一边算着经济账,"一个大棚算下来能有4万多元收入。"
中于庄村负责人胡洪涛介绍,村里采取"合作社+企业+农户"的模式,发展特色蔬菜种植。目前全村有蔬菜大棚70多座,除了辣椒,还种植西红柿、黄瓜、草莓、西瓜等多种作物,形成了"四季有产出、月月有收入"的产业格局。
更让村民们高兴的是,蔬菜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增收,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。65岁的郭大娘就是受益者之一,来大棚打工,一个月下来足有3000多元的收入。
土地流转:菜花田里开出"致富花"
在陈庄村的有机菜花种植基地,范俊芝老人正和同伴们忙着采收。"孩子们都在外工作,我把地流转给基地,自己又来打工,除了能拿到流转土地的钱,我自己也有工资。"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种植户孙思亮告诉记者,他们经过多年试验,从六个品种中筛选出两个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菜花品种。"这里的土壤肥沃,水源充足,种出的菜花品质特别好。"更让孙思亮感动的是村里的支持,"村干部经常组织志愿者来帮忙,还帮我们协调用工问题。"
本着“群众有所需,我必有所应”的原则,陈庄村与土地承包户们达成协议,优先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,既实现了因土地流转而赋闲在家的村民继续耕种的愿望,又解决了承包户用工难的问题,实现了双赢。
致富路上满载希望。“下一步,归昌乡将继续坚持高质量、高水平、高标准发展,积极推动数字化、智能化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发展,持续开展富硒甜瓜、牛奶草莓、阳光玫瑰葡萄、有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建设,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,让蔬菜瓜果种植实现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发展,不断推动富民强村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归昌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刘海洲说。通讯员 韩广强 李静良 林凡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