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时节,记者走进诸城市皇华镇下茁山村,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,耳边传来潺潺的溪水声,村舍的墙面上绘有齐长城主题的墙绘,与山间美景相得益彰。
“这几年,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,我们村的人气也越来越旺。”谈起旅游红利,皇华镇茁山社区党委书记、下茁山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权喜上眉梢。
近年来,诸城市全面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,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,探索了以“艺术植入乡村旅游”为主线、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“诸城模式”。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精髓,诸城市充分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遗迹、传统饮食、民俗节庆、名人轶事、故事传说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素,激发乡土文化活力;推动演出、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,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,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。
下茁山村因地处连绵起伏的茁山山脉而得名。山脚下的石龙口水库和茁山水库,湖水碧波荡漾,林木葱郁,景色迷人。村周边还有齐长城遗址、老母庙、皇姑殿、石窗户、仙人洞等景点,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。
为有效盘活旅游资源,下茁山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,引来龙头企业诸城市益民土地整理工程有限公司、诸城东鲁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入股,三方合作,将“美丽乡村”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
“下茁山村作为‘长城驿站’,最核心的资源是齐长城文化。”东鲁公司负责人王量介绍,为此,他们专门搜集整理齐长城历史文化资料,投资建设了齐长城文化广场、齐长城民俗文化馆。
“近几年,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大众化旅游体验,而是追求更加个性化、差异化、多样化的旅游产品。”王量说,“为了彰显齐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,我们特别推出沉浸式演出《齐王巡游》。当地村民参与表演,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,还能亲自参与其中。自演出推出以来,备受欢迎,很多游客专程来观看。”
以打造好吃、好住、好看、好潮、好玩的沉浸式“长城驿站”为定位,下茁山村成立了齐长城旅游合作社,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、特色餐厅、精品民宿等设施,并开展文化赶大集、篝火狂欢、星空露营等文旅活动,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体验。
村落靓了,景色美了,游客也来了。“自去年7月份开业到现在,村里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。”王量说。
龙头企业的加持,为下茁山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持续赋能,也让当地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。去年,下茁山村全体村民首次拿到了17万元的旅游收益分红。
如今的下茁山村,村民富、村居美。放眼望去,干净整洁的街道、错落有致的绿化树木、成片成景的文化墙,呈现出一派山清水秀的和美乡村新风貌。这里不仅是家庭周末旅游的“打卡”胜地,更是亲子研学、团建拓展的“游乐园”。
与此同时,村里参与旅游发展的人越来越多,通过参与景区建设、开设小摊,村民实现了务工、创业增收。“现在,我们村已经开了2家餐馆、5家小商铺,还有1家民宿正在装修。”王权介绍,下茁山村的旅游住宿、餐饮接待能力已显著提升,群众增收渠道越拓越宽。“每逢文化大集,我摆摊卖点板栗、地瓜、大樱桃等土特产,一天下来能挣二三百元,收入很不错。”村民杨清泊说。
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张敏敏 |